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就象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无机液体的表面张力比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大的多;水的表面张力0.0728N/m(20℃);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都小于水;含氮、氧等元素的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大;含F、Si的液体表面张力较小;分子量大表面张力大;水溶液:如果含有无机盐,表面张力比水大;含有有机物,表面张力比水小。外因: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减小;压力和表面张力没有关系。科普馆超导磁悬浮,是利用超导体的抗磁性可以实现磁悬浮。云南低碳环保科普馆设计方案
超导磁悬浮列车由于磁铁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两种形式,故磁悬浮列车也有两种相应的形式:一种是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原理而设计的电磁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利用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斥力,使车体悬浮运行的铁路;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排斥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福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设计方案科普打雷时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
产生地震谣传的具体原因有:(1)把一些自然现象,如由于气候返暖果树二次开花,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前兆异常。(2)地震部门正常的业务活动,如野外观测、地震考察、对某种前兆异常的落实、地震会商、抗震会议、防震减灾宣传等,引起的猜疑。(3)来自海外蛊惑人心的宣传,或别有用心的造谣。(4)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蒙蔽而上当受骗。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是地震谣传:(1)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确”的所谓地震预报意见。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2)跨国地震预报。如果传说地震是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3)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等传言,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我们应不相信、不传播地震谣言,发现地震谣言及时报告。
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包括两个方面,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和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因此科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并使公众有能力参与科技政策的决策活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普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掌握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素质,它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制周期的限制,可以随时把新科学思想和新科技成果向公众传播,科普形式多样,途径灵活,因需施普,因材施教,有利于人的个性和特长发展。科普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掌握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素质。
农业科普小知识:播种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适时播种播种时棚外气温达到5℃,置床温度12℃开始播种。播种前准备播种前浇水时要一次浇透,标准:置床15cm-20cm土层内无干土。大棚浇水时要在盘上覆盖透气膜,防止水流直接冲击盘面影响平度。上年发生立枯病危害的苗床,播种前盘面喷施药剂进行消毒处理,30%瑞苗清(精甲·噁霉灵)。或者播种覆土后覆盖地膜前床面喷施药剂进行消毒处理,5%多抗霉素1ml/m2。播种:电动播种机播种。钵形毯式苗播芽种4100-4260粒/盘,每盘648个钵体,平均每钵播种,即芽种数量控制在240-270粒/100cm²。要求:播量准确,播种均匀,秧盘边缘无聚堆和压摞现象。播种后要压种入泥。覆土覆土厚度≤1cm。盖土要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过8㎜筛子的细土,不得使用粘质土和孔径大于8㎜筛子筛后的土。苗床除草封闭除草:播种后覆膜前50%杀草丹45-60ml/100㎡兑水15L进行喷雾。覆盖地膜床播种后要覆盖地膜,起到保温保湿提高出苗整齐度的作用。双膜覆盖时保温膜应盖在地膜上面,保温膜在出苗前做到早揭晚盖,利于白天增温。科普雷击的主要对象金属屋面、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重庆防震减灾科普馆设计公司
科普低碳环保小常识充电后及时拔掉充电器,减少对电的浪费。云南低碳环保科普馆设计方案
塑料地膜的积极作用①提高土壤温度——有效积温增加,生育期相对延长,提高产量(不同颜色增温效果不同,无色地膜增温效果较好,银灰色基本不增温)②保持土壤水分(保墒),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③维持土壤结构(地膜覆盖表面,保护表土,可以减轻风,水的侵蚀)④保持土壤疏松(地膜覆盖会减少雨水拍击,防止土壤板结)⑤改善光照条件(地膜以及膜下水珠反射阳光)⑥防止病虫害⑦提高土壤肥力。地膜覆盖以后,土壤中的氮肥以挥发形式的损失量减少,使得氮肥得以保持。地温升高,微生物活动随之增加,增加土壤有机物⑧提高作物品质,达到早熟增收⑨防旱抗涝⑩控制杂草(黑色地膜效果较好)⑪抑盐保苗,防止土壤盐渍化⑫使各种作物适作区向北推移。云南低碳环保科普馆设计方案